A:安于盘石(ān yú pán shí)
同近义词: 安如磐石
反义词: 摇摇欲坠
注释: 安:安稳;盘石:大石头。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
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
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非常稳固,不可动摇
示例:
A:安于磐石(ān yú pán shí)
同近义词: 安于盘石
反义词: 摇摇欲坠
注释: 安:安稳;磐石:巨石。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
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
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非常稳固,不可动摇
示例:
A:安份守己(ān fèn shǒu jǐ)
同近义词: 安分守己
反义词: 违法乱纪 为非作歹
注释: 安守本分,规矩老实
出处: 李劼人《天魔舞》第17章:“所以我们对于空子,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为人规矩老实不越轨
示例: 聂绀弩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种种田,做个安份守己的老百姓,不同样也可以过一辈子么?”
A:安内攘外(ān nèi rǎng wài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
出处: 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·太阳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内攘外之能。”
用法:
示例: 安内攘外之大经,富国强兵之远略。(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)
A:安分守己(ān fèn shǒu jǐ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分:本分。规矩老实,守本分,不做违法的事。
出处: 宋·袁文《翁牖闲评》八:“彼安分守己,恬于进取者,方且以道义自居,其肯如此侥幸乎?”
用法:
示例: 从此养好了,可要安分守己,再别胡行乱闹了。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二回)
A:安分守常(ān fèn shǒu cháng)
同近义词: 安分守己
反义词: 惹是生非
注释: 分:本分;守:保持;常:常规。规矩老实,安守本分,不惹是生非
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你可好生用心学习,再如不安分守常,你可仔细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为人规矩老实
示例:
A:安分知足(ān fèn zhī zú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安于本分,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。
出处: 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·三笔·人当知足》:“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。”
用法:
示例: 这吴推官若是安分知足的人,这也尽叫是快活的了。(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十一回)点击查询更多例句
A:安危与共(ān wēi yǔ gòng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共同享受安乐,共同承担危难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连。
出处: 三国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用法:
示例:
A:安危相易(ān wēi xiāng yì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易:变易,转变。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,相互转换。
出处: 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,缓解相摩,聚散以成。此名实之可纪,精微之可志也。”
用法:
示例:
A: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( 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易:变易,转变。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,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
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,缓急相摩,聚散以成。”
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
示例: 章炳麟《菌说》:“‘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’,事之由妄想而者,岂独胚胎然哉?”点击查询更多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