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:哀矜勿喜( 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 幸灾乐祸
注释: 哀矜:怜悯。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,不要幸灾乐祸
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示例: 朱自清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我们对于她们,应有哀矜勿喜之心。”点击查询更多例句
A:哀矜惩创( 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哀矜:怜悯。怜悯又惩罚
出处: 宋·苏轼《刑赏忠孝之至论》:“有一不善,从而罚之,又从而哀矜惩创之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对人的态度
示例: 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,哀矜惩创的现象时而有之点击查询更多例句
A:哀而不伤(āi ér bù shāng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出处: 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用法:
示例: 她喜欢打扮,愿意有朋友,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、哀而不伤的、青春的游戏。(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十三)
A:哀莫大于心死(āi mò dà yú xīn sǐ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指最可悲哀的事,莫过于思想顽钝,麻木不仁。
出处: 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哀莫大于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。”
用法:
示例: 人说:“哀莫大于心死。”我的心已经死了。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,打扰你们。(巴金《家》二回)
A:哀鸿满路( )
同近义词: 哀鸿遍野
反义词: 国泰民安
注释: 哀鸿:哀鸣的鸿雁,比喻灾民。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
出处: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收京》:“流离百室,哀鸿满路悲戚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无家可归景象
示例: 一旦爆发战争就会出现哀鸿满路的局面点击查询更多例句
A:哀鸿遍地(āi hóng biàn dì)
同近义词: 哀鸿遍野
反义词: 国泰民安
注释: 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
出处: 黄侃《水龙吟·秋花》词:“天涯吟望,哀鸿遍地,都成秋侣!”
用法: 作定语;形容灾民很多
示例: 我们不希望看到哀鸿遍地的局面点击查询更多例句
A:哀鸿遍野(āi hóng biàn yě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出处: 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用法:
示例: 旧社会,每逢水灾战乱,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,哀鸿遍野,一片凄凉。
A:唉声叹气(āi shēng tàn qì)
同近义词:
反义词:
注释: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
用法:
示例: 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!这会子又唉声叹气,你那些还不足,还不自在?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三回)
A:嗳声叹气(ài shēng tàn qì)
同近义词: 唉声叹气
反义词: 喜笑颜开
注释: 因伤感、烦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声
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薛蟠急得说又不好,劝又不好,打又不好,央告又不好,只是出入嗳声叹气。”
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用于忧愁等叹息
示例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1回:“刁迈彭一面让他起,一面故意做出嗳声叹气的样子。”点击查询更多例句
A:嗷嗷待哺(áo áo dài bǔ)
同近义词: 饥寒交迫 啼饥号寒
反义词: 丰衣足食 家给人足
注释: 嗷嗷:哀鸣声;待:等待;哺:喂食。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。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。
出处: 1.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汉·荀悦《前汉纪·成帝纪三》:“作治数年,天下遍被其劳,国家疲弊,府库空虚,下至众庶,嗷嗷苦之。” 2.《当代》1981年第6期:“家里就剩下她和一个~的婴儿。
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
示例: 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,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。(郭沫若《学生时代·创造十年续编》)